想讓病人少受苦,女醫生跪地做手術——這幾天,浙江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主任醫師牟曉欣跪地為病人做手術的照片刷屏朋友圈,惹來無數心疼。
牟曉欣醫生為減輕老人被翻身植皮的痛苦,跪了20多分鐘為患者做手術,跪著雙腿發麻,在同事的攙扶下才勉強站起了身。這對牟醫生來說,也是長期練成的功夫,是小兒科,不值一提,卻跪出了醫生的大愛仁心,體現了醫生“一切為了病人”的職業道德和人性美德的積累。面對這樣以患者受益為己任的醫生,溫暖了患者,溫暖了家屬,溫暖了社會。
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像牟醫生那樣跪著為患者做手術的全國并不是個案,如河北省人民醫院胸外一科主任柳立軍、安溪縣中醫院五官科王榮樂主任、長沙市第三醫院醫生王康等都跪著為患者做手術。如果醫生心中沒有善意,沒有充滿愛心,沒有甘于奉獻精神,肯定難以做到。如果醫生不跪地做手術,自己輕松了,但可能會增加患者的風險與痛苦,因此,醫生寧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安全留給患者,方便讓給患者。這是一種最美的崇高品德和勇于責任擔當精神,如一面職業道德的標桿,閃耀著職業道德的光芒,照亮了社會。
其實,醫護人員工作十分辛苦,在他們眼里,對待每一個病人都像自己的親人,他們不想看到病人因為生病而痛苦,都想用自己醫技幫助病人減輕痛苦,恢復健康。但很多的時候,醫生也很無助,看到自己救不了的病人,自己也會傷心。但往往得不到家屬的理解,常被冤枉,認為自己交了住院費和醫療費都是把生命交給了醫生,醫生就能包醫百病,否則就是無能與失職。作為患者及家屬希望得到得到更好的治療和服務無可厚非,但自己缺乏醫學的基本的常識,跟醫生鬧了矛盾,甚至對醫生施暴的刑事案件,怎么不讓人心寒。
患者及家屬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與醫務人員融合相處,醫務人員要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和博大的胸懷與大愛,理解、體諒病人或家屬,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抱怨,服務到位,總會得到患者及家屬認可、理解與感謝。
牟醫生跪地做手術成為“網紅”,我們為之高興,希望更多醫護人員都能“讓病人少受苦”“讓患者少花錢”這樣的醫者仁心。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作出自己的努力。